最近这段时间,“芯片战争”真是热火朝天。从特朗普上任开始,他一系列措施下来,全球的芯片行业竞争更是加剧,各国都卯足了劲儿要搞自主研发。
王国辉,新加坡毕盛资产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投资官,最近发表了一系列的评论,引起了芯片产业的高度重视。他对媒体说,一旦中国企业可以制造出极紫外光刻机,这场“芯片之战”便可以告一段落,而中芯也将赶超台积电,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焦点。
王国辉表示,虽然目前台积电的市场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中芯的市值只有一千亿美元,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中芯拥有很多的优势。首先,芯片生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一家晶圆代工厂的造价动辄就在一百亿美金以上,而中芯公司不仅有足够的资金,而且还有中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其次,中国每年培养有大约五百万的科技和工程专业人才,中芯拥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中芯国际拥有巨大的本土市场,不需要向西方市场扩张,就可以形成规模效应。
但中芯国际想要赶超台积电,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瓶颈,那就是极紫外光刻机的获得。目前,世界上只有ASML有能力自主研发极紫外光刻机,而中国因受到国外条件的制约,难以获取高端EUV光刻机,这给中芯国际在高端节点上的芯片制造带来了一些难度。
但王国辉还是很乐观的。他相信,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够研发出国产 EUV光刻机,那么中芯的技术瓶颈就会被打破。这不但代表着中芯国际可以在先进的半导体工艺上取得突破,缩短与台积电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并会改变世界半导体产业的格局。
中国在极紫外光刻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申报,航天学院赵永蓬教授主持的2024年度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竞赛总决赛第一名,获得第一名。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望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小型化和技术难度低,有望在13.5nm范围内实现极紫外光刻,可以满足中国市场对光刻技术的迫切要求,对提升中方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以及在高端制造技术上的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距离量产极紫外光刻机,还兕走一段路。
另外,中国正在积极地进行硅基光子学的研究。去年九月,位于湖北九峰山研究中心的硅基微晶片上的激光器获得了成功,这在我国尚属首创,可望为走出ASML的桎梏提供一条可能的出路。
王国辉也坦言,他的看法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待时日。由于受到美日荷三国的共同制裁,中芯公司或将因缺少先进半导体生产设施而无法继续推动先进制程技术,最迟到2026年。不过,他仍然看好中国的半导体工业,并认为中芯可以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及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