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消息,Google已确认将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未来所有Android开发将仅在Google内部进行。
据Android Authority报道,Google计划逐步关闭AOSP的公开分支,停止支持相关资源,并可能限制除GPL等法定开源义务外的代码更新。
从下周开始,Android的开发工作将完全转移到Google内部分支,AOSP的持续集成/交付(CI/CD)工具和Android Gerrit可能也将关闭。
这意味着未来,只有Google内部员工才能访问AOSP的内部分支或提交代码,Android的开发过程将不再对外透明。
此外,AOSP官网已公告,拨号器和消息应用将不再受支持,未来将从源清单中删除。通过AOSP构建的安卓ROM包可能不再预装基本的通话和短信功能。
有分析人士称,这个举动对各大手机厂商影响有限,但个人ROM开发者和刷机用户可能面临更多技术障碍。
Android 闭源,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主要结论:主流手机品牌和它们的用户不需要担心。
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Google 和 Android OEM 之间的协议关系:
1.
AOSP,任何厂商都可以使用 AOSP 进行开发,不需要获得Google 的同意;
2.
Android 兼容性承诺协议 ACC、移动应用分发协议 MADA、企业设备补充协议 EDLA 等,不一而足。通过协议,Google 和 OEM 之间建立商业约束。签订了 ACC 协议的 OEM 通过 AOSP 开发的操作系统,才能够称之为 Android 操作系统,获得 Android 商标使用权等权益。
3.
Google 移动服务 GMS,包括Google 服务核心、账号体系等后台功能,以及前台的 Google Play 商城、YouTube、Gmail、Calendar 等应用。公司签署了上述协议,并且手机型号通过了Google 兼容性测试,才可以预装 GMS。
ACC、MADA/EDLA 等协议的组合,确保了Google 对 Android 操作系统有着大体上的绝对控制。
包括小米、vivo、OPPO、三星等在内的当今绝大多数 Android 手机品牌,和Google 都签订了协议。没有意外的话,Google 应该已经联系它们进行安抚,并且确保未来的合作照常进行了。
在过去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和芯片厂商,它们利用 AOSP 开发产品,却不从 Google 获得 Android 设备认证,设备不需要预装 GMS 全家桶,也能够避开 Google 的认证要求。
非认证 Android 设备五花八门,数以十亿甚至百亿计。通过这次闭源 AOSP,Google 有可能引诱非认证设备厂商向自己低头,签订前面提到的各种协议。
一种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基于 AOSP 开发的智慧座舱系统,可能代码也不会再无偿提供给全世界的厂商了。除非车企和 Google 签订协议,它们将无法得到最新的代码。当然,车企也可以继续使用已经开源的旧系统开发。
这不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只是一种可能性。Google 这次闭源 Android,不排除有一个小的动机就是试图夺回非认证设备市场,或者至少能够从中分一杯羹。这个大市场,虽然是设备厂商自己打下的,但如果没有 AOSP 确实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顺着这个角度,非认证 Android 设备消费者可能就会受到影响了,当然同样不会很明显。影响主要来自财务方面:OEM 想继续预装 Android 操作系统,就必须要服从 Google 对设备的管理和要求。这个成本当然会被转嫁给消费者,导致支付更高的价格。除此之外,消费者也只能使用 Google Play 等渠道下载应用,第三方应用市场(例如 F-Droid)等的生存空间也变得更少,Google 也可以向所有的应用内支付收一笔费用。
部分厂商可能不愿意屈从 Google,产品退出市场,消费者的选择权就缩减了;但与此同时,任何 Google 在闭源之前已经发布的 AOSP 代码,理论上仍然可以使用。厂商可以随意 fork 代码,自己开发、更新、维护。估计智能冰箱的消费者不会在意冰箱是否预装最新 Android 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