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核心要素,同时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海外人才开始意识到,相比在海外,回国发展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但是,信息渠道匮乏、求职支持不足等问题带来了阻碍。各地方政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回国发展提供了优厚的奖励政策和完整的配套服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时节,我们特发英雄帖,欢迎以下海外高层次人才投入到创新创业热潮中。
信息不对称,不了解国内就业情况,是回国普遍遇到的问题。其中担心回国后薪资落差是回国求职的第一大顾虑。因此打通海外人才与国内相关行业产业的信息渠道成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海外人才回国就业,国内各地已出台各类人才计划,可为海外人才提供合适职位的同时,给予多方面的保障。其中国家层面的人才计划预计将在今年3月初完成资料提交工作。计划大体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即可申报:
1.博士学位
2.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金融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
3.海外著名高校、科研/金融机构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国际知名企业高级职务
4.博士学位后连续36个月以上海外工作经历
5.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或尚未回国,有意向回国的,)
6.资质优秀可破格(学历、职务、工作年限)
7.不限国籍:中国籍(含港澳台)、外国籍均可以。
8.入选后可以不用立刻回国,资格可以保留2年,过期后不影响再次申报。
国家层级各类人才计划介绍
产业端人才
在海外知名企业担任相关技术管理职务,拥有一定的项目参与或主持经历,具有作为发明人的发明专利,研发的创新技术作为实现产品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将主要依托国有&民营企业申报,入职企业性质的平台。
资源:美康生物(A股上市)、聚泰新材料(四板上市)、卧龙集团(2家上市及多家控股子公司)、上风高科(IPO)、阳光照明(上市A股)、金丰人防(上市四板)、晶盛机电(上市)、家联科技(A股上市)、新福钛白粉(院士工作站)等多家单位合作伙伴。
申报条件:
1.博士学位
2.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3.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企业高级职务
4.2024年1月1日后回国(或尚未回国)
5.资质优秀可破格(学历、职务、工作年限)
6.取得博士学位后,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工作经历
*具体以2024年文件为准
科研产业并重型人才
在特定行业领域具有丰富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具有成为该行业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潜力,适合入职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科研院所的人才。
资源: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电研究院、浙理工研究院、浙工大研究院、武汉理工研究院、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伙伴。
申报条件:
1.博士学位
2.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
3.2024年1月1日后回国(或尚未回国)
4.可破格(学历、职务、工作年限)
5.入选后需全职在华工作不少于3年
6.取得博士学位后,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工作经历
*具体以2024年文件为准
学术型人才
在海外高校或院所取得教学或科研类的岗位,处在某一学科前沿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有丰富的论著、报告、重大科研项目等获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成果。
资源:甬江实验室、东海实验室、东方理工、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高校合作伙伴。
申报条件:
1.博士学位
2.研究领域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产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关系、外交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和文化艺术(国际知名文化艺术单位、文化旅游机构中担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导演、高级创意设计,40周岁以下可放宽职务、工作年限要求)
3.相当于副教授职称/高级职务
4.2024年1月1日后回国(或尚未回国)
5.可破格(学历、职务、工作年限)
6.取得博士学位后,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工作经历
*具体以2024年文件为准
金融人才
在金融行业具备特定业务所需的专业能力和面对新兴业务的创新能力,拥有综合素养高且具备核心专业技能的人才(含非华裔人才)。
申报条件:
1.博士学位
2.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或者为国际组织、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引进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并全职(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4.已入选者不得申报
5.2024年1月1日后回国(或尚未回国)
6.博士学位后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工作经历
*具体以2024年文件为准
创业人才
1.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历学位或拥有较高业内影响力;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2.申报时回国不超过 6 年(以入境记录为准)。
3.应为创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在企业股份不低于30%。
青年人才
3.申报对象申报时未全职回国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后回国工作;
外籍人才
1.非华裔外国专家,拥有较高业内影响力或海外名校的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2.在国外有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工作经历,且尚未回国或者回国时间不超过2年(以入境记录为准)。
3.近1年内来当地工作(2024年以后来当地)或计划来当地,依托地方企事业单位,在地方开展创新成果转化或基础研究。
支持政策
以2024年浙江省某地区为例,人才可获得最高400万个人补助+500万元薪酬补贴。
1.个人奖励:国家100万元+省100万元+市100万元+区100万元
2.薪酬或科研经费补助:最高500万元(分5年发放)
具体为:薪酬补贴方面按年薪的70%-80%给予用人单位补助,5年最高500万元;科研经费方面支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3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领域的不高于100万元,支持期3年;对作出突出贡献或者具有重大创新潜力的优秀入选专家,支持期满后,根据考评结果,继续给予新一个周期(3年)的科研经费支持;
3.购房补贴:最高150万房票补贴(购房后补足)+20万元安家补贴
4.家庭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当地“人才码”等系列配套
*具体以2025年文件为准
申报流程
申报人信息简历信息核实--》匹配合作机构--》双方洽谈明确意向--》申报材料准备及编写--》入选答辩--》信息同步更新--》人才成长助力服务
具体流程
申报通过网络进行,具体方法和程序为:
(一)网上申报
申报人可联系工作人员提供个人简历,由工作人员匹配申报合作企业,并获取申报表格并填写,上传相关附件材料;申请直接认定选择专项办。
(二)审查推荐
伯乐科技联合相关部门对申报人进行资格审查,择优报送对应申报平台。
(三)资格复审
由相应政府部门组织资格复审,对破格申请进行审核,对申报人学习经历、工作履历、学术成果、知识产权、工作业绩、信用记录等信息进行查证,对直接认定申请人进行实地核查,形成进入集中评审人员名单和直接认定初步人选名单。
(四)集中评审
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审,确定初步人选,连同直接认定初步人选一并提交评审委员会审议,确定建议人选名单。
(五)实地核查
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人才项目建议人选进行核查,同步开展政审公示等工作。
(六)审批公布
确定入选名单,按程序报批发文。
申报需提供材料(目前不需要提供)
《申报书》;申报人其他个人信息表;
附件材料:
1.学历学位证书;
2.身份证或护照;
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协议;
4.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
5.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或证明材料;
6.主持或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
7.奖励证书;
8.用人单位注册登记材料;
9.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报咨询
(一)报名截止时间
申报时间:2025年3月(如有政策变动,以更新时间为准)
(二)申报方式
发送简历至后台工作人员,我们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