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层面关于绿色转型的一系列指导进一步为零碳园区的发展指明方向。
1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表示,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研究综合评价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加快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乡村。2024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到“零碳园区”的概念。2024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促进工业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新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加大工业节能降碳攻坚力度,探索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据了解,近期国内已有7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提出创建零碳园区的目标,而且每个经开区都要在2025年至少启动1个零碳园区的创建工作。
据业内人士估算,2025年光是国家级经开区就能有至少300个零碳园区启动创建工作。政策利好,行业井喷早有苗头。此前,多个省份已经启动了零碳园区试点工作。四川省在2022年启动了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工作,已有17个园区纳入试点名单,成都科创生态岛、宜宾电动重卡等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典型案例;山东省正在建设青岛中德生态园、青岛科创蓝碳减排零碳金融科技园区、烟台黄渤海新区零碳智慧产业园等低碳、零碳园区;陕西省启动了省级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安康市石泉县、安康高新区、旬阳高新区纳入试点名单……就拿江苏为例,2024年江苏省发改委联合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江苏省(近)零碳产业园建设指南(暂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明确了江苏省(近)零碳产业园建设原则和建设指标要求,围绕产业园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能效水平标杆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供给零碳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运营管理数智化7个方面,引导产业园分阶段、有步骤推动降碳工作,对(近)零碳产业园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绩效参考值。热闹背后仍需冷静。业内有关人士提醒,现在很多的零碳园区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方案不难,落地很难。”零碳园区相关政策催生出一大批应用场景。但是,要想真正将零碳园区从方案编制到落地验收需要很多产业资源。我们也需要调研零碳园区原先的资源禀赋、产业业态,找到适合于它的产业资源,再带相关有资源的大企业前去考察。总之,零碳园区从方案编制到落地验收如何做好技术对接、产业对接是首要问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提升园区的低碳管理水平,通过场景换投资吸引更多企业参与零碳园区的建设与运营,改变传统园区的污染问题,同时也帮助传统园区招商引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